周文育[歷史人物]

周文育[歷史人物]

周文育(509年-559年),字景德,原名項猛奴,義興陽羨(今江蘇宜興)人,南北朝時期陳朝名將。永定三年(559年),周文育與周迪一起攻討余公颺。後來,周迪兵敗,前來助戰的熊曇朗產生異心,將周文育殺害。周文育終年五十一歲,被追贈為侍中、司空,諡號忠愍。

基本信息

人物簡介

周文育陳霸先
周文育(507-558年),字景德,居新安壽昌(今屬建德)縣,原姓項,名猛奴。南朝梁天監十八年(519年)宜興人周薈任壽昌浦口戍主,得知猛奴力大勇猛,善游泳,能蹦高,收猛奴為義子,改姓周。周薈任期屆滿,帶回建康,為其取名文育。周薈命兄子弘讓教文育讀書和騎射。梁普通年間,因征戰有功,封南海(今廣東番禺)令。梁太清二年(548年),河南王侯景起兵。陳霸先起兵勤王討伐,周文育與杜僧明為前軍,戰有功。後霸先戰蔡路養於南野,周文育為路養所圍,四面矢石如雨,乘馬被射死;周文育右手搏戰,左手解鞍,突圍而出。又與杜僧明等併力而進,大敗路養。陳霸先表文育為府司馬(同知)。梁天成元年(555年),周文育發兵南徐州(今江蘇丹徒縣治),討伐叛將王僧辯,進兵吳興,長驅會稽,移師江州(九江),因功勳卓著,升遷南豫州刺史。梁太平元年(556年),徐嗣徽引北齊兵渡江占領蕪湖。周文育還都禦敵,於白城與陳霸先相會。將戰,風急。陳霸先說:“矢不能迎風而發。”周文育說:“事急矣!當決之,何必定依古法!”即抽槊上馬而進,眾軍隨之,殺傷數百人,大敗徐嗣徽。因功進爵壽昌縣公。梁太平二年(557年)十月,陳霸先滅梁,建立陳國,號武帝。周文育因平廣州,加封鎮南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。陳永定二年(558年),湘州刺史王琳反叛。陳武帝詔周文育為南道都督,與王琳戰於沌口,被王琳擒住,後逃脫。武帝又遣周文育等討余公颺余孝勱豫章內史熊曇朗亦率眾來會。熊曇朗失利,恐受懲處,借議事殺害文育。武帝聞之,舉哀祭奠,贈侍中、司空,謚忠愍。南朝陳時,有一著名將領叫項猛奴的被周薈撫養改姓周,名文育。唐玄宗時,有姬氏因避帝名諱,故而改姓周。

生平事跡

周文育
周文育少孤貧,本居新安壽昌縣(今河南境內),名項猛奴。周文育擅長游泳,十一歲時,便“能反覆游水中數里,跳高五六尺,與群兒聚戲,眾莫能及”(《陳書·周文育列傳》)。時義興人周薈為壽昌浦口戍主,見到周文育後,甚為驚奇,便和他交談。周文育說:“母老家貧,兄姊並長大,困於賦役”(《陳書·周文育列傳》)。周薈很可憐他,便隨周文育到他家裡,請求周母將周文育交給自己收養,得到周母的同意。周薈秩滿後,帶回周文育京,見到太子詹事周舍,便請周舍為其起名。周舍便給他起名周文育,字景德。周薈還讓兄子周弘讓教他讀書寫字,周弘讓善於寫隸書,於是便寫下蔡邕的文章《勸學》及古詩給他看,但周文育對此並不感興趣,便對周弘讓說:“誰能學此,取富貴但有大槊耳”(《陳書·周文育列傳》)。周弘讓遂教他騎射,周文育非常高興。
梁太清二年(548年)八月,南豫州牧侯景率諸軍在壽陽(今安徽壽縣)起兵叛梁,先繼攻占建康、三吳(以吳、吳興、會稽三郡為三吳,相當今江蘇太湖以東、以南和浙江紹興寧波一帶)。梁朝諸將紛紛反抗。梁大寶元年(550年)六月,江州刺史陳霸先亦兵發南康(今江西贛州西南),進屯西昌(今江西泰和)。周文育與杜僧明為前軍,攻克蘭裕,又援助歐陽頠,皆有功。陳霸先破蔡路養於南野,周文育被蔡路養所圍,四面數重,矢石雨下,周文育的馬也被射死。周文育右手搏戰,左手解下馬鞍,衝出包圍,與杜僧明會合,二人再戰,大敗敵軍。戰後,陳霸先表任周文育為府司馬。
周文育梁元帝
是月,高州刺史李遷仕反,進據大皋,並派其主帥杜平虜率軍入灨石,於魚梁作城以逼南康。陳霸先派周文育擊之,杜平虜棄城而逃,周文育進據其城。同時,嶺南首領冼夫人派人偷襲李遷仕,李遷仕大敗走保寧都。李遷仕調精兵攻周文育,其鋒甚銳,士兵皆憚之。周文育與其戰李遷仕稍退,雙方相持不下,恰好陳霸先帶兵來援助周文育,破李遷仕水軍,李遷仕軍潰散,不敢經大皋,徑直逃向新淦。梁元帝以周文育假節、雄信將軍、義州刺史。周文育又與侯安都、杜僧明、徐度、杜棱築城於白口拒之。周文育多次與李遷仕交戰,終擒之。
陳霸先發自南康,派周文育帶5000人開通江路。侯景部將王伯醜占據著豫章,周文育擊走之,遂據其城。周文育因戰功被封為游騎將軍、員外散騎常侍,東遷縣侯,邑五百戶。
陳霸先軍至白茅灣,命周文育和杜僧明為前鋒,平南陵、鵲頭諸城。到姑孰後,周文育與侯景侯子鑒交戰,大破侯軍。侯景之亂被平後,周文育被封南移縣侯,邑一千戶,拜信義太守。累遷南丹陽、蘭陵、晉陵太守、智武將軍、散騎常侍。
承聖三年(554年)十二月,元帝蕭繹被殺後,王僧辯、陳霸先共奉晉安王蕭方智為太宰,還都建康。紹泰元年(555年)正月,北齊立貞陽侯蕭淵明為梁主,遣兵送歸就國。五月,王僧辯迫於北齊壓力,迎蕭淵明至建康,即皇帝位,改元天成,向齊稱藩。此時,陳霸先開始密謀襲王僧辯。
八月,王僧辯聞北齊兵已抵壽春(今安徽壽縣),將要向南進犯,即遣人告陳霸先準備防禦,陳霸先就勢舉兵襲王僧辯。九月,陳霸先召周文育、侯安都陸徐度杜稜四將相謀。當晚,陳霸先諸軍皆發,而外人皆以為是去抵禦北齊軍。陳霸先得以順利地滅掉王僧辯。
周文育壽春
王僧辯被殺後,其餘部起兵反陳霸先。十月,震州刺史杜龕義興太守韋載吳郡太守王僧智等據城抗陳霸先。杜龕遣杜泰率精兵5000攻長城(今浙江長興東),擊陳霸先子陳蒨不克而退。周文育奉命攻義興(今江蘇宜興),但作戰不利,陳霸先遂自率軍東討,攻拔其城外水柵。不久,譙(今安徽和縣)、秦(今江蘇六合)二州刺吏徐嗣徽以州降北齊,乘陳霸先東討義興之機,秘與豫州刺史任約,以精兵5000襲建康(今江蘇南京),占據石頭城。陳霸先說降韋載還救建康,並遣周文育攻杜龕,以救長城。又命裴忌助黃他攻吳郡(今江蘇蘇州),王僧智棄城逃吳興
太平元年(556年)正月,周文育和陳蒨攻克吳興(今屬浙江),杜龕戰死,王僧智等逃奔北齊。二月,周文育和陳蒨率輕兵攻克稽(今浙江紹興),斬東揚州刺史張彪。至此,除江州刺史侯填拈江州、豫章外,王僧辯餘部悉平。不久,陳霸先以周文育為都督南豫州諸軍事、武威將軍、南豫州刺史,讓其率兵擊湓城
三月,北齊背約攻梁,遣儀同三司蕭軌等與任約、徐嗣徽合兵10萬出柵口(今安徽無為東南)向梁山(今安徽和縣南)進攻,被梁守將黃叢擊敗,退據蕪湖(今安徽蕪湖東)。陳霸先遣沈泰、侯安都等領軍據梁山加強防禦。此時周文育攻湓城未克,也被詔還。
五月,北齊軍由蕪湖丹陽(今安徽當塗東北)至穆陵舊治所(今江蘇江寧南),周文育奉命駐方山(今江寧東南),以阻擊北齊軍。北齊軍夜至方山,徐嗣徽列艦於青墩(今安徽當塗西南)、七礬(今安徽蕪湖西北),切斷周文育退路。周文育鼓譟而發,使徐嗣徽等不能制。天亮後,周文育反攻徐嗣徽,徐嗣徽驍將鮑砰獨乘小船殿後抵擋,周文育也乘單船與其戰,並跳入鮑砰的船中,將其斬殺,並牽其船而還。徐嗣徽軍大駭,只得留船蕪湖,改由陸路進攻。北齊軍自方山進到倪塘(今江寧東南),游騎至台城,建康震駭。陳霸先拒徐嗣徽等於白城(在方山北),恰好周文育也趕到,與其會合。戰前,忽起大風,陳霸先說:“兵不逆風。”周文育說:“事急矣,當決之,何用古法”(《陳書·周文育列傳》)。說罷抽槊上馬而進,眾軍相隨。時風向也轉變,殺傷敵軍數百人。六月,北齊軍移營至莫府山(今南京東北),周文育跟隨而至,與其相對。是月,北齊軍大敗,蕭軌等將46人被俘,傷亡溺死者大半。周文育戰功最大,被加平西將軍,進爵壽昌縣公,並給鼓吹一部。
周文育南北朝時期陶器
梁太平二年(557年)二月,梁曲江侯蕭勃在廣州反陳霸先,舉兵北伐。過五嶺至南康(今屬江西),以郢州刺史歐阻頠及其部將傅泰、蕭孜(蕭勃侄子)為前軍,至豫章,分屯要點:歐陽領屯苦竹灘(今江西豐城西南),傅泰據跖口城(今江西南昌南)。南江州刺史余孝頃新吳(今江西奉新西)舉兵回響蕭勃,以其弟余孝勱守郡城,自率軍出豫章據守石頭,與蕭孜會合。周文育奉命率軍進擊。時新吳洞主余孝頃舉兵回響蕭勃,讓其弟守郡城,自出豫章,據於石頭(今江西南昌西)。周文育至豫章後,見官軍船少,而余孝頃有舴艋300艘、艦百餘乘在上牢,便以軍主焦僧度、羊柬襲擊余孝頃,盡奪所泊船隻,於豫章立柵固守。時周文育軍糧盡,諸將欲退,文育不許,遣使送出臨川(今江西南城)內史周迪,和他約為兄弟,並陳述利害,請求援助糧食。周迪得書甚喜,允送糧食。於是周文育以舊船運老弱,順流而下,燒豫章柵欄佯退。余孝頃見之,大喜,遂不設防備。周文育軍由小路日夜兼程,占據芊韶(今江西豐城東北)。芊韶上游有歐陽頠蕭孜,下游則有傅泰余孝頃,周文育據中築城餉士,切斷敵軍聯繫。歐陽頠等人大驚,退入泥溪(今江西新乾西南),作城自守。周文育派嚴威將軍周鐵虎等襲歐陽頠,擒之。於是周文育盛陳兵甲,與頠乘舟而宴,又派其將丁法攻俘傅泰。蕭孜、余孝頃軍聞訊,眾皆股慄,莫能自固。
三月,蕭勃在南康得知歐陽頠等兵敗,軍中驚慌,其部將陳法武譚世遠始興(今廣東廣州韶關北)斬殺蕭勃,持其首級降梁。四月,蕭孜、余孝頃仍據石頭抵抗。陳霸先遣平南將軍侯安都協助周文育攻之。侯安都潛師夜燒其船艦,周文育率水軍、侯安都率步兵協同進攻,蕭孜出降,余孝頃逃新吳。五月,余孝頃亦降。周文育因功被授鎮南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、都督江廣衡交等州諸軍事、江州刺史。
周文育蕭方智
自從陳霸先立蕭方智為帝後,王琳不服,於五月大治船艦,準備進攻陳霸先。六月,以周文育為南道都督,侯安都為為西道都督,領水軍2萬會師於武昌(今屬湖北武漢)征討王琳。
十月,陳霸先代梁稱帝,國號陳,是為陳武帝。不久,侯安都進抵武昌,王琳部將樊猛棄城退走。周文育軍也由豫章(今江西南昌)進至武昌,與侯安都會師,時候安都得知陳霸先廢蕭方智自立為帝,認為師出無名,又因兩將並行,不相隸屬,部下交爭,以致圍攻郢州(今湖北武漢)不克。王琳軍進至弇口(今湖北武漢西南),侯安都乃撤圍移軍至沌口(今武昌),僅留沈泰守漢曲(即漢口),侯安都遇風不得進,與王琳軍對峙數日後交戰,侯安都軍大敗。周文育、侯安都徐敬成周鐵虎程靈洗等均被俘,僅沈泰退走。周鐵虎辭氣不屈被殺,王琳將周文育等用長鎖拴在一起,放到蹋下,讓其所親近的宦官王子晉看守。王琳軍移駐郢州,又派部將樊猛襲占江州(今江西九江)。
永定二年(558年)正月,王琳率兵10萬進至湓城(治所江州,今江西九江),駐紮白水浦(九江西)。八月,周文育、侯安都、徐敬成三人向王子晉許以厚賂,王子晉便於黑夜假裝釣魚,將三人載上岸,三人藏在深草中,逃到建康。回京後,三到朝中請罪,陳武帝赦免三人,復其官爵。不久又授周文育使持節、散騎常侍、鎮南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壽昌縣公,給鼓吹一部。
周文育陳書
十月,余孝頃之弟孝余勱、及子余公揚猶據舊柵不下,武帝派周文育都督眾軍出豫章討之。永定三年(559年)五月,周文育、周迪、黃法抃共討余公揚,豫章內史熊曇朗引兵會之,眾有萬人。周文育遣安南將軍吳明徹率水軍,配給周迪運糧,自率眾軍入象牙江,城於金口。余公揚詐降,想乘機抓周文育,但被周文育覺察,將其囚送建康。於是舍舟步行,進據三陂。王琳遣其將曹慶率2000人以救余孝勱,曹慶分遣主帥常眾愛與文育相拒,自率部攻周迪及吳明徹,周迪等敗績,周文育退據金口。熊曇朗見陳軍失利,便想謀害周文育,投降敵軍。周文育監軍孫白象覺察此事,建議周文育先下手除掉熊曇朗,但周文育卻說:“不可,我舊兵少,客軍多,若取曇朗,人人驚懼,亡立至矣,不如推心以撫之”(《陳書·周文育列傳》)。
周迪自兵敗後便不知去向,初九(即公元559年6月29日),周迪給周文育寫來一封信,周文育見信大喜,便給熊曇朗看,熊曇朗趁機殺死周文育,並肩並其眾,周文育時年五十一歲。陳武帝聞訊後,即日舉哀,贈周文育為侍中、司空,謚曰“忠愍”,子周寶安嗣。

大事年表

周文育壽昌
南朝梁天監十八年(519年)宜興人周薈任壽昌浦口戍主,得知猛奴力大勇猛,善游泳,能蹦高,收猛奴為義子,改姓周。周薈任期屆滿,帶回建康,為其取名文育。
梁大寶元年(550年)六月,江州刺史陳霸先亦兵發南康(今江西贛州西南),進屯西昌(今江西泰和)。周文育與杜僧明為前軍,攻克蘭裕,又援助歐陽頠,皆有功。
是月,梁元帝以周文育假節、雄信將軍、義州刺史。周文育又與侯安都、杜僧明、徐度杜棱築城於白口拒之。周文育多次與李遷仕交戰,終擒之。
紹泰元年(555年)九月,陳霸先召周文育、侯安都、陸徐度、杜稜四將相謀。當晚,陳霸先諸軍皆發,而外人皆以為是去抵禦北齊軍。陳霸先得以順利地滅掉王僧辯
十月周文育奉命攻義興(今江蘇宜興),但作戰不利,陳霸先遂自率軍東討,攻拔其城外水柵。不久遣周文育攻杜龕,以救長城。
太平元年(556年)正月,周文育和陳蒨攻克吳興(今屬浙江),杜龕戰死,王僧智等逃奔北齊。二月,周文育和陳蒨率輕兵攻克稽(今浙江紹興),斬東揚州刺史張彪。至此,除江州刺史侯填拈江州、豫章外,王僧辯餘部悉平。不久,陳霸先以周文育為都督南豫州諸軍事、武威將軍、南豫州刺史,讓其率兵擊湓城
五月,北齊軍由蕪湖入丹陽(今安徽當塗東北)至穆陵舊治所(今江蘇江寧南),周文育奉命駐方山(今江寧東南),以阻擊北齊軍。
周文育南北朝時期書法
六月,北齊軍移營至莫府山(今南京東北),周文育跟隨而至,與其相對。是月,北齊軍大敗,蕭軌等將46人被俘,傷亡溺死者大半。周文育戰功最大,被加平西將軍,進爵壽昌縣公,並給鼓吹一部。
梁太平二年(557年)二月,梁曲江侯蕭勃在廣州反陳霸先,舉兵北伐。周文育奉命率軍進擊。
五月,余孝頃降。周文育因功被授鎮南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、都督江廣衡交等州諸軍事、江州刺史。
六月,陳霸先以周文育為南道都督,侯安都為為西道都督,領水軍2萬會師於武昌(今屬湖北武漢)征討王琳
十月,陳霸先代梁稱帝,國號陳,是為陳武帝。不久,侯安都進抵武昌,王琳部將樊猛棄城退走。周文育軍也由豫章(今江西南昌)進至武昌,與侯安都會師,時候安都得知陳霸先廢蕭方智自立為帝,認為師出無名,又因兩將並行,不相隸屬,部下交爭,以致圍攻郢州(今湖北武漢)不克。
永定二年(558年)八月,周文育、侯安都、徐敬成三人向王子晉許以厚賂,王子晉便於黑夜假裝釣魚,將三人載上岸,三人藏在深草中,逃到建康。回京後,三到朝中請罪,陳武帝赦免三人,復其官爵。不久又授周文育使持節、散騎常侍、鎮南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壽昌縣公,給鼓吹一部。
十月,余孝頃之弟孝余勱、及子余公揚猶據舊柵不下,武帝派周文育都督眾軍出豫章討之。
永定三年(559年)五月,周文育、周迪黃法抃共討余公揚,豫章內史熊曇朗引兵會之,眾有萬人。
初九(即公元559年6月29日),周迪給周文育寫來一封信,周文育見信大喜,便給熊曇朗看,熊曇朗趁機殺死周文育,並肩並其眾,周文育時年五十一歲。陳武帝聞訊後,即日舉哀,贈周文育為侍中、司空,謚曰“忠愍”,子周寶安嗣。

周文育與周薈

周文育陳慶之
司州刺史陳慶之和周薈同郡,二人關係很好。便啟請周薈為前軍軍主,陳慶之派周薈帶五百人去新蔡慰勞白水蠻。白水蠻密謀要把周薈擒捉獻於北魏,但被周薈察覺,周薈和周文育力戰。時白水蠻甚盛,一日之中戰數十合,周文育衝鋒陷陣,勇冠軍中。作戰是,周薈不幸戰死,周文育馳馬奪其屍,白水蠻見其勇,不敢相逼。晚上,白水蠻各自退回,周文育則身中九創。周文育傷愈後,便請求回去安葬周薈,陳慶之很讚賞他的氣節,重賞了周文育。

葬罷周薈,正好盧安興為南江督護,啟奏朝廷要周文育和自己同行。後周文育征俚獠,累戰有功,任南海令。盧安興死後,周文育和杜僧明於梁大同八年(542年)起事,攻廣州。二人分據東西,一日之中,眾至數萬。時西江督護、高要太守陳霸先率精兵3000來救援,二人戰敗被俘。陳霸先見二人驍勇過人,便將其釋放,以二人為主帥。

逸聞趣事

1. 後監州王勱以周文育為長流,對他委以重任。王勱被代後,周文育想和他一起走,到大庚嶺時,二人去占卜,卜者說:“君北下不過作令長,南入則為公侯。”周文育說:“足錢便可,誰望公侯。”卜者又說:“君須臾當暴得銀至二千兩,若不見信,以此為驗”(《陳書·周文育列傳》)。當晚,周文育和王勱在客店遇見一個商人,商人要和周文育賭博,周文育果然贏了二千兩。翌日,周文育向王勱告辭。陳霸先聽說周文育又回來了,十分高興,派人相迎,厚加賞賜,並分配了軍隊讓他指揮。

2. 當初陳武帝曾與諸位將帥設宴飲酒,杜僧明、周文育、侯安都在坐,各稱功伐,武帝說:“卿等悉良將也,而並有所短。杜公志大而識暗,狎於下而驕於尊,矜其功不收其拙。周侯交不擇人,而推心過差,居危履險,猜防不設。侯郎傲誕而無厭,輕佻而肆志。並非全身之道”(《陳書·侯安都列傳》)。後皆如其言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